在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制造企业的产品特点和生产模式,确定最佳的工人和机器组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企业不能盲目推进自动化和机器替代,也不能停留在大规模手工操作的模式。他们需要将擅长重复工作和高速的自动化设备的特点与工人的灵活性和判断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在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的过程中,智能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例如,工业机器人在焊接、喷涂、上下料、堆垛、打磨等工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AGV、吊挂系统可以替代人工搬运;机器视觉技术可以替代目视检测,例如在SMT行业自动将电路板拍照,与标准的电路板进行比对,替代人工进行质量检测;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工人准确取货。
目前,数字化工厂已经可以实现人机工程仿真。同时,也已经有各种辅助装置,来调整产品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高度和方向,确保工人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相对舒适的姿态。
也有专家指出,尽管自动化设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应用,但仍然需要手工操作。首先,虽然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在某些生产和制造环节代替人,但它们容易出错,不如人的动作、感官灵敏度和准确性好。其次,在一些节拍不是很快的制造环节,由于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的高成本,企业仍然选择手动完成这些过程。因此,制造企业在规划智能工厂时,不应盲目追求无人工厂、黑光灯工厂和机器替换。他们必须结合自己的产品特点和生产模式,合理规划智能设备和生产线的应用,实现人机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