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强调自动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制造过程的重要参与者,直接影响着工业制造自动化水平。美国机器人产业协会预测了工业机器人的六大发展趋势。工业物联网(IIoT) 技术的应用:机器人会在生产的最前沿应用智能传感器,采集制造商以前无法获得的数据。
优先考虑工业网络安全:机器人与内部系统的联网越来越多,网络安全的风险不断增加。制造商必须解决生产工艺中的缺陷,并在网络安全方面加大投资,确保安全、可靠的生产。
大数据分析成为竞争优势:机器人将成为工厂车间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制造商必须实施系统来组织和分析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以便采取有效的行动,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实施开放式的自动化架构:随着机器人自动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开放式自动化架构的需求相应增加。大型的行业参与者将与行业机构一起制定标准和开放式文档,机器人集成更加容易,兼容性会变得更好。
虚拟解决方案增加:虚拟解决方案会成为工业机器人的一个主要部分。
协作机器人将更受欢迎:协作机器人可以在人类身边安全地工作,而且通常比工业机器人便宜得多。随着协作机器人在严苛的工业环境中变得更有能力,对投资回报率有严格要求的制造商会更多地采用协作机器人。
随着工业产品工艺复杂程度和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机器人的应用场所和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和苛刻,机器人的计算平台已经从传统的PC平台、嵌入式平台扩展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机器人配备的传感器从简单的光电开关、触碰开关发展到触觉、声觉、视觉等高端传感器,机器人伺服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也由原来的“脉冲+方向”的通信线缆,发展到通信更高效、通信数据量更大的各种现场总线。
机器人控制系统正朝着开放化的方向转变,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以及虚拟化等技术的发展,也使机器人更好地融入制造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