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人工智能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成为“新基建”这个新风口的重要领域之一。人工智能的“大火”却并不行业发展已经成熟,我们仍然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隐私安全问题
在此次疫情防控的后方防线上,结合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对来往人群进行快速准确的无接触测温,极大地满足人员流程性大、人口密集场所的疫情防控需求。
另外,疫情期间各个企业相继推出的智能化产品,由于研发时间短,难免存在产品漏洞,可能造成相应的信息泄露。
2、应用场景问题
疫情这一特殊时期使得“无人、无接触”的需求迅速增加,这也使得配送机器人、无人机得到大量应用。但是许多人工智能产品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功能开发有限,可能随着疫情结束而消逝。并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实现智能化操作。
其次,人工智能行业高昂的硬件生产成本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与可以快速迭代的软件产品不同,硬件生产流程长,尤其人工智能硬件对精细化的要求更高。
3、人才培养问题
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疫情期间,虽然无人配送、无接触监测大火,但是涉及最基础操作却依旧离不开人工指引,并且技术研发、安全保障也急需人才支撑。因此,除了人工智能的隐私问题和应用场景问题外,也应该关注培养相关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