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旋转编码器的原理

行业分类:数码IT 发布时间:2020-04-10 16:30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数字化监测装置,它具有分辨率高、精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性价比高等优点,在高精度闭环系统、和伺服系统等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旋转编码器的原理

旋转编码器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绝对式和增量式两类,两者一般都应用于速度控制、位置控制。

旋转编码器分为单路输出和双路输出两种,单路输出是指旋转编码器输出的一组脉冲,而双路输出的旋转编码器输出两相相位差90度的脉冲,通过这两项可以测速度,旋转方向。

一、编码器的码盘是一块圆形光学玻璃,上面刻了许多同心码道,每圈码道上都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若干透光和不透光部分,即亮区和暗区,光源经过光学系统形成一束平行光投射到码盘上,对应每一圈码道有一个光电元件,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受光照与否转换输出的相应的电平信号分别代表二进制数码"0"和"1"。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唯一的2进制编码,这就称为n位绝对编码器。这样的编码器是由光电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的,它不受停电、干扰的影响。

二、增量编码器又称为脉冲盘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

增量式编码器通过判断相位差,是超前还是落后90度,可以判断编码器的旋转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