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是所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核心,伺服电机原理是输出量能迅速而准确地响应输入指令的变化,如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目标是使机械手能够按照指定的轨迹进行运动。
像这种输出量以一定准确度随时跟踪输入量(指定目标)变化的控制系统称为伺服控制系统,因此,伺服系统也称为随动系统或自动跟踪系统。它是以机械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等作为被控量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
从自动控制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检测环节、比较环节等五部分。
比较环节:比较环节是将输入的指令信号与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出与输入间的偏差信号的环节,通常由专门的电路或计算机来实现
控制器:控制器是伺服控制系统里面的调节元件,通常是计算机或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电路,其主要任务是对比较元件输出的偏差信号进行变换处理,以控制执行元件按要求动作。
执行环节:执行环节的作用是按控制信号的要求,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被控对象工作。
被控对象:被控对象是指被控制的机构或装置,是直接完成系统目的的主体。被控对象一般包括传动系统、执行装置和负载。
在实际的伺服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原理在上述每个环节在硬件特征上并不成立,可能几个环节在一个硬件中,如测速直流电机既是执行元件又是检测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