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治理”相关问题,如“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等,涉及城市、环境、民生、安全等综合治理各个方面。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的同时,传统治理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治理的需要。立足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实际,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发展,不仅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内在要求,顺应新发展阶段新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题中之义。
可以看到,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普及应用,已在社会各领域起到强治理、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等重要作用。互联网+教育、医疗等全面铺展,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居民;数字政务效能显著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透明度全面提升,在线政务服务水平进入全球领先行列;新型节能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环保生活和城市绿色智慧发展各领域得到显著赋能;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信息技术全方位重塑应急管理体系,各类灾害挑战应对更加敏捷、智能、高效,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防线坚实筑牢。
我国信息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有成绩也有挑战,如信息化服务应用深度和广度不够,信息资源利用不足,数据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等,信息技术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潜能还未能充分释放。
面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社会治理新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作用,进一步优化政务信息化服务、共享信息化成果、激发信息化驱动力,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广泛普及优化信息应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数字生活需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建设普惠共享、公平可及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推动信息技术在交通调控管理、环境保护、市容整治、食品安全、治安维稳等方面落地应用,针对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开发专用信息技术服务,提升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倡导各领域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提升数字化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效能。推动数据要素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通过数据要素供给调整的优化、数据要素供给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信息壁垒的打破,赋能社会科学化、精细化治理能力;推动信息化平台在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应用,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强数字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提高人才工作数智化效能,为实现高效精准社会治理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强化信息技术防护能力,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持续推动健全数字领域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快完善涉及社会治理领域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安全审查、监测预警等制度;提高数据安全技术水平,构建自主可控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强化数据安全防护和个人信息保护,对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及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不合理索取用户权限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强化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高度复杂场景下的应用,增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数字化应急处置能力。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社会综合治理,关键在于找准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契合点,形成规模化推广机制。信息通信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网络技术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将各类信息应用有机地融入社会治理的多元环节,积极探索信息化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路径,不断提高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共同开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执笔 吴皓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