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数据助力海洋牧场、航运物流等海洋产业提质增效;多维数据动态监测赋能江西民营经济精准施策;江苏省医保数据赋能“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日前,国家数据局发布第二批“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清单,包含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海洋产业、智慧文旅、基层治理等领域的20个数据应用场景。这是继2024年10月底发布第一批18个示范场景后,又一次发布示范场景,标志着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体系不断完善
去年10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公开印发,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公开印发《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关于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构建起“1+3”政策体系,公共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增值化利用的政策依据、实施路径和管理要求进一步明晰。
在国家政策出台后,各地也在加紧建章立制。《甘肃省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已经印发,《关于加快北京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已经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天津、山东、福建、安徽、重庆、甘肃、内蒙古等地登记或授权运营实施细则即将推出。
为了加快推进数据的应用,各地也纷纷出台工作细则。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千行百业”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培育更多数字应用场景;重庆市提出要扩大数据流通和价值示范,培育实数融合新业态;江西省提出要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价值,并于去年12月上线了江西省数据汇聚流通基础设施平台。
在2月18日上午国家数据局举办的“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表示,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这个平台不仅是公共数据资源的管理系统,还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表示,登记平台上线运行后,将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服务性功能,供数单位可以通过登记平台发布数据资源和产品信息,用数单位可以来这里查找数据资源,未来还可以发布数据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为降低全社会用数成本、促进数据资源价值释放创造条件。另一个是管理功能,通过登记工作,掌握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底账,加强授权运营信息披露,促进授权运营规范化、透明化。
数据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在公共数据的赋能下,8D的魔幻之城重庆打造了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可靠的云,在云端通过北斗、5G,在路端通过边缘计算、车联网,在车端通过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为所有车辆提供厘米级、实时、高精度的定位服务。
在江西,智慧医疗系统已累计为6200万余名门诊患者和128万余名住院病人提供服务,年均产生医学影像、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等数据记录超15亿条,有利于准确掌握基础常见病、慢性病发病的规律,为百姓提供更精准的就医服务。
在福建,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建立了医疗卫生、地理空间、信用服务等26个主题数据开放专区、10个地市开放专区,向社会开放数据目录近4.5万个、数据接口9万多个,支撑开放利用场景300多个。
气象部门已累计向全球132个国家、全国21个行业和领域近130万用户提供数据12PB,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工程、重大科技研发等相关项目9800余项,支持产生超过8000项科技成果……
随着各地各领域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加快,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正在不断显现。
这些精细化的数据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国家数据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预报司副司长张洪政介绍,数据正在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深圳,气象部门围绕低空物流企业需求,为起降点及航线提供1公里分辨率、分钟级更新的大风、降水等精细化预报服务,减少因恶劣天气导致的延误或损失,让配送计划更合理。在上海,气象部门基于气象数据开展无人机消减雾试验,能见度可从500米快速提升至2公里以上,为降低大雾天气对飞行“窗口期”的影响提供了支持。
不断丰富的数据资源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在厦门,公共数据正在变革传统的家政行业,针对目前家政服务企业大多小而散、管理粗放、从业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企业通过厦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平台,整合身份认证、信用等公共数据,推进家政服务人员信用评级赋码,制作统一的“居家上门服务证”,实现家政服务有规范、可查询、可追溯,目前该场景已服务超1.4万人。
“下一步,将加快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数据资源价值释放的驱动力,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引领撬动各方数据的融合应用,打造更多的数据应用场景,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陈荣辉在发布会上表示。
随着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进一步深入,数据要素的市场化价值化将进一步凸显,数据的价值将体现在企业降本增效上,体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体现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苏德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