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用途:盆栽 | 类型:桩景类/树木类 | 派系:岭南派 |
型号:中小型 | 主要植材:金花茶树 | 规格:1。5(m) |
作品名:金花茶盆景 | 生物学习性:常绿性 | 是否有几架/盆器:有 |
其他观赏特点:观根 |
凹脉金花茶 - 形态特征
凹脉金花茶 eamel一ia impressiner,15 ehaog etS·Y·L iang,fig·I· _(Subgen·Thea Chang,Seet·Ch-rysantha ehang,ser·ehrrsanthaeChang).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一5米;树皮黄褐色至灰褐色;嫩枝皮红褐色,有白色短粗毛,老枝黄褐色,变无毛。嫩叶暗紫红色,老叶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9.5一22(一24.5)厘米,宽5一8.5(一11.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阔楔形或窄而圆,表面有光泽二背面有柔毛和黑色腺点,侧脉9一14对,与中脉及网脉在表面凹下,在背面突起;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5一15毫米,无毛,下面有毛。花通常单生或2朵生。
山茶属植物另一个有世界影响的方面是观赏花卉,现代的人工栽培范围遍布中国长江以南、以及日本、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传统上作为观赏花卉而栽培的山茶属植物均是山茶组(Sect.Canellia)种类,如山茶C.japonica,云南山茶C.reticulata.,茶梅C.sasanqua.等。山茶古称"海榴",在唐朝已有栽培,宋代以后才出现"山茶"的名称,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吴彦匡《花史》,王世懋《花疏》,王象晋《群芳谱》中都有对山茶形态、分类、用途及栽培的详细记录,历代文人对山茶也有许多题咏。
约在公元7世纪初,茶花传入日本,并于18世纪时传入欧美,目前栽培品种已达1.5万余个,目前英、美、日、意、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在栽培和培育,茶花已成为各国不可或缺的庭院观赏花木,而且有的国家进行大宗的商品化生产,作为出口创汇的物资之一。
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金花茶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2-5米,其枝条疏松,树皮淡灰黄色,叶深绿色,如皮革般厚实,狭长圆形。先端尾状渐尖或急尖,叶边缘微微向背面翻卷,有细细的质硬的锯齿。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金花茶果实为蒴果,内藏6-8粒种子,种皮黑褐色,金花茶4-5月叶芽开始萌2-3年以后脱落。11月开始开花,花期很长,可延续至翌年3月。金花茶在山茶 类群中,被誉为“茶族皇后”。亚热带地区可植于常绿阔叶树群下或植荫棚中,供以观赏。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以海拔200-500米之间的范围较常见,垂直分布的下限为海拔20米左右。如金花茶在防城县大王江附近的滨海丘陵台地仍有分布。垂直分布的上限可达海拔890米,如宁明县那陶大山仍可见到个别小瓣金花茶,数量极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与银杉、桫椤、珙桐等珍贵“植物活化石”齐名,是中国八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的植物种,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196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金花茶的发现轰动了全球园艺界、新闻界,受了国内外园艺学家的高度重视。认为它是培育金黄色山茶花品种的最优良原始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