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基围虾 | 产地/厂家:广东 | 用途:食用 |
规格:8~12(只/kg) | 成活率:100(%) | 生长方式:野生 |
生长环境:海水 | 类型:活虾 | 体长:10(cm) |
挥发性盐基氮:0.00012(mg/kg) |
中文名稱 | 基圍蝦 | |
英文名稱 | Jinga Shrimp | |
其他名稱 | 麻蝦、沙蝦、近緣新對蝦 | |
動物學名 | Metapenaeus affiAIs 近緣新對蝦 、Metapenaeus ensis 刀額新對蝦 | |
動物科屬 | 對蝦科 | |
主要來源 | 分佈於中國沿海、台灣、香港、馬來西亞至阿拉伯海。 | |
#簡單介紹 | 味甘鹹、性溫。有補腎壯陽,開胃化痰功能。基圍蝦肉質鮮嫩,味較淡,主要用作白灼、煮及炒。 | |
品種 | 基圍蝦幼蝦(不超過6厘米)呈墨綠色至深綠色,成蝦(6厘米以上)呈淺啡黃色,身體布滿密集的淺褐色點,爪微紅,額角上緣有齒、下緣無齒。市場上常見品種有海麻蝦(較紅)、圍蝦(較黑色) | |
供應季節 | 全年皆有供應。 | |
選購方法 | 新鮮的蝦身體呈自然彎曲狀,色澤透明,外殼光滑,頭與身體緊密連接,沒有鬆脫現象,捏時蝦肉結實有彈性,並帶有一般自然腥香味。 | |
儲存方法 | 活養、冰藏、冷藏在4度攝氏。宜將蝦仔細清洗,瀝乾水份,把蝦背上的泥腸挑出,然後將蝦平放排列,放入保鮮裝中,再放入雪櫃冷藏或冷凍。 | |
#*宜忌人群 | 適宜腎陽不足、腰腳痿弱無力者食用。患癌症、哮喘、痛風、濕疹者忌食。 | |
#*食用配伍 | 未有發現清楚記錄。 | |
烹調技巧 | 食用部份為殼內肌肉。蝦在加工時要去除蝦背部的沙腸,避免食後引致腸胃道不適,甚至引起腹瀉。在烹調時應注意加熱時間,不能過長,以防肉質變老,鮮味流失,影響口感,故此應用大火,減少烹調時間。 | |
#備註事項 | 沿海範圍的小河小湖,稱為基圍或田基,漁民從河涌引近大量海水,海水中早已有麻蝦的卵子,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出來的麻蝦就叫做基圍蝦。 | |
常用菜式 | 白灼基圍蝦 | |
^營養資料及指標 | ||
資料來源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 |
能量(千卡路里) | 101 | |
蛋白質 (克) | 18.2 | |
脂肪 (克) | 1.4 | |
飽和脂肪 (克) | N/A | |
膽固醇 (毫克) | 181 | |
碳水化合物 (克) | 3.9 | |
糖 (克) | N/A | |
鈉(毫克) | 172 | |
膳食纖維 (克) | - | |
水份 | 75.2 |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