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肤质:通用 | 香型:中药 | 品牌类型:精品国货 |
规格:正常规格 | 功效:保健 | 品牌:其它 |
护理部位:颈部 | 净含量:110(g/ml) |
药油的特性:
1:药性缓释。2:舒服。3:效持久。4:不易挥发。5:保存持久(40c—零下40c)均可储存。6:可口服(但不建议口服)7:药油不溶于水“轻全脂”。8:所有提炼精油的植物均可做药油。但不是所有的药油原料都可以做精油。(例如:鹿茸、石膏、犀牛角、胎盘等。)
精油的特性:
1:易挥发 2:部分精油易溶于水、易挥发“也称:挥发脂”、使用方法”水溶、吸入“。3:不易储存。(部分精油需要特殊调节后方可储存。)
中草药油调理的理论依据和作用原理:
理论依据
1、殊途同归 中医调理不外乎内、外调理两种方法,均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只是给药的途径不同。内调服药须先入胃,经消化分别浊清后再输送到全身,药物的糟粕不能入于经脉、气血,能入的只是药物的气味。中草药油外用于皮肤,同样是将药的气味通过皮肤的渗透性和亲脂性,直入经脉、融于体内、化于气血津液、深达脏腑。可平阴阳,扶正气,驱邪实,理气血,通经络,安五脏,壮营卫,定心神。内调外调原则相同,实是殊途同归也。
2、经络一家 中草药油使用与针灸疗法一样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运行气血,是一切疾症的反应部位。针灸是以刺激经穴扶正祛邪。中草药精油因有其药性对经穴的刺激,所以收到药、穴双效的作用,从而能更快速的平衡人体失调之阴阳。
3、法亦同源 《理瀹骈文》中:“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说明内调与外调用药原则是一样的,所异之处只是方法而已。临证实践中,无论是内调还是外调,都是以平衡阴阳,愈疾健体为目的。选择用药都是按照药性的四气五味,寒热特性进行使用搭配的。中草药油属于外调,既无服药怕苦之忧,又无脾胃格拒不纳之虑,单方可相互搭配,复方可对症施用,实为调理强身之良法。
作用原理:
1、扶正祛邪 病从外入,六淫侵体就会产生正气弱而邪气强,正气必然受伤,故在邪盛时应先祛邪。病从内生,七情致病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耗伤正气,故正气虚时必须扶正以发挥机体调节作用,正盛邪则退,中草药油可以快速扶正祛邪,固本培元。
2、升降复常 升降是人体脏腑气血运行的一种形式,如肝气升而肺气降,脾主升而胃主降,肾水升而心火降,一旦升降失常就会产生病变。中草药油可以使人体升降复常,顺逆有序。
3、平衡阴阳 疾病发生的过程即是阴阳失调的过程,健康的身体阴阳平衡,互相维系,阴阳一旦失去平衡,人体的正常功能就会失调、混乱。中草药油可以协调阴阳,使之平衡,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中草药油的适应群体和禁忌:
1、适应群体 内、外之疾,皆可调理,并且效果明显。《理瀹骈文》中:“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中焦之症,以药贴腹为第一捷法······”说明凡内疾之症皆可以用外调之法,其效果更好。
2、禁 忌 中药草药油使用无明显禁忌,但非口服类不建议口服,非面部类绝不可以再在面部使用;月经期女性尽量避免在腹部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避免在胸乳和腹部使用;婴幼儿不要使用;体内有仪器的(心脏支架、起博器、骨骼浅代物等)不要使用;有严重体质过敏史或皮肤病的不可使用;心脑疾病发病期禁止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