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 | 灵寿 |
种类: | 钾长石 |
矿床类型: | 伟晶岩型 |
K2O含量>: | 7-8 |
Fe2O3含量<: | 0.05 |
Na2O含量: | 6-7 |
Al2O3含量: | 16 |
SiO2含量: | 70 |
密度: | 2.6 |
莫氏硬度: | 7 |
熔点: | 1350 |
颜色: | 白色 |
原产地:灵寿 |
密度:2.6(g/cm3) |
K2O含量>:7-8(%) |
莫氏硬度:7 |
Fe2O3含量<:0.05(%) |
颜色:浅黄 |
熔点:1350(℃) |
Na2O含量:6-7(%) |
Al2O3含量:16(%) |
SiO2含量:70(%) |
|
|
产地密度K2O含量>莫氏硬度Fe2O3含量<颜色熔点Na2O含量Al2O3SiO2含量
灵寿 |
2.6(g/cm3) |
10(%) |
7 |
0.03(%) |
红.白 |
1100(℃) |
8-9(%) |
16(%) |
70(%) |
长石[1]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四面体,它由4个氧原子围绕一个硅原子或铝原子而构成。每一个这样的四面体都和另一个四面体共用一个氧原子,形成一种三维的骨架。大半径的碱或碱土金属阳离子位于骨架内大的空隙中,配位数为8(在单斜晶系长石中)或9(在三斜晶系长石中)。长石晶体多数呈板状或沿某一结晶轴延伸的板柱状。双晶现象十分普遍,双晶律多达20多种。常见的有钠长石律、曼尼巴律、巴温诺律、卡斯巴律、肖钠长石律双晶。它们分别存在于三斜晶体或单斜与三斜晶体中。长石常见乳白色,但常因含有杂质而被染成黄、褐、浅红、深灰等色,有的还可具有美丽的变彩或晕色。有两组完全解理,其夹角90°(单斜晶系)或近于90°(87°)(三斜晶系)。比重2.56~2.76之间,随成分中An含量增高而增高,随Or的增多而减少。莫氏硬度为6~6.5。富含钾或钠的长石主要用于陶瓷工业、玻璃工业及搪瓷工业;含有铷和铯等稀有元素的长石可作为提取这些元素的矿物原料;色泽美丽的长石可作为装饰石料和次等宝石。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