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智造 > 农业 > 食用菌 > 竹荪 >
供应红托竹荪蛋竹荪
供应红托竹荪蛋竹荪
供应红托竹荪蛋竹荪
供应红托竹荪蛋竹荪
供应红托竹荪蛋竹荪
销售热线:13888559064

供应红托竹荪蛋竹荪

address  全国
品 牌: 红托 
单 价: 24.00元/公斤 
起 订: 5 公斤 
供货总量: 900000 公斤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2 天内发货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11-20
即时询单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产品详细说明 收藏此产品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 

 

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厘米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tiMES;1.5~2微米


竹荪基部菌索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当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即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分布范围


      竹荪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色彩艳丽、具有菌裙,分长裙竹荪短裙竹荪。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江西、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福建三明、南平以及云南昭通、贵州织金、四川江安县和长宁县蜀南竹海的竹荪最为闻名。


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誉。已有人工栽培,竹荪于20世纪80年代由福建省古田县首先驯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培养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厘米,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月左右就可采收。采收后洗净孢子,剔除菌托和泥土,晒干或烘干便成商品。色白、体大,无虫蛀者为上品。


另一种是挖取室外野生竹荪菌丝(将带菌丝的竹鞭和土壤一起挖来,要遮光保湿),剔除杂菌,带到室内栽在预先用腐殖质丰富的竹园土、死竹鞭段、竹叶等配成的培养床上,浇透水,在遮光下温度保持20~24℃,相对湿度65%~70%。一般经过1个月培养菌丝即可发好,然后将发好的菌丝和竹鞭段及土壤一道挖取,再播种到野外竹园内或室内培养箱内,播种量和培养料之比为1∶10。


每平方米约需600克栽培种。室外栽培播种深度以挖至见竹鞭细根和腐死竹鞭为宜。覆土厚度和出蕾快慢与子实体生长有关:若种在浅土层中腐死的竹鞭、竹节头、竹叶、竹蔸等处较易成活,生长也快;若种在深土层中,生长就较慢,竹荪产量也将明显减少。室内栽培的竹荪,在播种后覆土,浇透水,冬季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相对湿度70%~90%。无论室内还是室外栽培,播种后1星期内都应特别注意保湿。


据试验,早元竹、哺鸡竹、淡竹等的竹鞭、竹叶、竹蔸均能栽培竹荪。用竹荪菌丝人工栽培,比实验室制种栽培所用周期(10~14个月)缩短了3~5个月,而且培养料也容易解决,很适合野生竹荪资源丰富、且有大面积栽培地的地方推广栽培。


玉米套种竹荪立体栽培技术:竹荪、玉米黄豆可同期播种,玉米、黄豆枝杆可为竹荪遮阴保湿,使竹荪得以正常发育生长;竹荪培养料可以改良土壤促使玉米高产丰收;种植竹荪不再单独占用耕地,多种作物协调生长,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降低了竹荪栽培成本。


营养分析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蛋白质19.4%、脂肪2.6%,碳水化合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作用。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竹荪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可能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食用注意


干品烹制前应先用淡盐水泡发10分钟,并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同时要去除竹荪的花朵部分(网状部分,花朵是竹荪香味比较集中的地方),只保留茎部,否则会有怪味。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和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做法

竹荪煲鸡汤

材料:竹荪6根 柴鸡半只 大葱4段 老姜4片 小菜心6棵 胡萝卜半根 盐2茶匙(10克)

步骤:

1)将柴鸡半只,洗净斩成块。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只要竹荪回软发脆即可。

2)将鸡块放入开水中焯烫一下捞出,用清水冲净鸡块表面上的浮末。将鸡块放入砂锅中,一次性倒入足量清水,放入大葱,姜片,待汤沸腾后,转小火煲1小时。

3)趁着煲汤的时间,将浸泡回软的竹荪,切去头和尾部的网,放入温水中焯烫20秒钟,去除竹荪的生涩味。捞出后,用冷水洗净,放入汤锅中,继续煲30分钟。

4)最后,可以放一下小菜心和胡萝卜片在汤中,煮2分钟后即可关火,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盐调味即可。


竹荪银耳汤

材料:竹荪,红枣,银耳,水,蜂蜜

步骤:

1.红枣洗净,竹荪、银耳洗净泡发,竹荪最好用淡盐水泡发,可以去除怪味。将竹荪的菌盖头,也就是封闭的一端剪去也可以有效去除一部分怪味

2.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竹荪,红枣和银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40分钟,温凉后淋入适量蜂蜜即可


竹荪冬瓜汤

材料:干贝(瑶柱)50g,竹荪,老姜10g,冬瓜300g,香葱1棵,盐1茶匙(5G),绍兴黄酒1汤匙(15ml),高汤500ml

步骤:

1、香葱切段,老姜切片,和干贝一同放入碗中,加入绍兴黄酒和少许水。

2、大火煮开蒸锅中的水,放入干贝大火蒸30分钟。取出后晾凉并撕碎。

3、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至回软,洗净后,切成寸段。冬瓜去皮切成1cm厚,3cm见方的块。

4、汤锅中注入高汤,放入撕碎的干贝和竹荪段煮10分钟,加冬瓜煮至呈半透明状,调入盐即可。


竹荪排骨汤

材料:排骨,竹荪,姜,胡椒粉,料酒,盐,葱,香菜适量

步骤:

1.先将竹荪用热水泡发,以冷水冲洗干净

2.姜切片,葱切断

3.排骨凉水下锅,用开水焯过,捞出冲洗干净置一边备用

4.将砂锅中放清水,放排骨、少许料酒,葱和姜,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

5.放入竹荪再煲30分钟。放盐和胡椒粉调味,最后撒香菜末即可


食用禁忌

1.竹荪性凉,脾胃虚寒者、腹泻者不宜多吃。

2.在众多的竹荪品种中,有一种黄裙竹荪,也叫杂色荪,菌裙的颜色为橘黄色或柠檬黄色,这种黄裙竹荪有毒,不可食用。


【竹荪(干)知识介绍】


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竹荪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去掉头部的子实体,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


竹荪又称“真菌之花”、“植物鸡”等,名列“四珍”(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


竹荪以其身形俊美动人而闻名,其鲜品形态犹如一个穿纱裙的姑娘,堪称“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它具有延长汤羹等食品存放时间、保持菜肴鲜味不腐不馊的奇特功能,一向被帝王列为御膳,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干)营养分析】

1. 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2. 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3. 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4. 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恐怕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5.竹荪中的多糖:均匀多糖和非均匀多糖都含量丰富,如膳食纤维素、D-半乳糖、木糖、葡萄糖等。竹荪多糖具有明显的机体调节功能和防病作用,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竹荪(干)补充信息:原野生采集,价等黄金,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誉。列为“草八珍”之一。现已有人工栽培。


【竹荪(干)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肥胖、脑力工作者、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免疫力低下、肿瘤患者可以常食;


2. 竹荪性凉,脾胃虚寒之人不要吃得太多。


竹荪(干)食疗作用】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白带、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竹荪(干)做法指导】干品烹制前应先用淡盐水泡发,并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否则会有怪味。


联系电话:13888559064    13888444574    周经理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

相关评价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联系TA          进入集群
  • 联系人: 周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