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量: | 500(L/h) | 型号: | BTR-MBR-40 |
电压: | 0(V) | 净重: | 2(kg) |
品牌: | Bestriver | 设备名称: | 浸入式超滤膜片【给水改造】 |
进水压力: | 0.016(Mpa) | 外形尺寸: | 80*200(cm) |
PVC合金膜材料,外压式浸入式超滤膜组件
1.单片膜面积40平方米(可订制)
2.现有一般自来水厂工艺模式为:混合—絮凝—斜管沉淀池—虹吸滤池—消毒—清水池
传统处理工艺简单,不能满足高质供水要求.
3.通过膜法改造后工艺流程基本不变:
混合—絮凝—浸入式超滤膜组件池(由斜管沉淀池改造)—虹吸滤池—消毒—清水池
经过絮凝的水直接进入将原斜管沉淀池改造成的膜池.
4.膜法改造之特点:
占地面积小、对进水水质要求相对宽松、出水水质稳定优良、产水率高达99%左右、充分利用水厂原有占地和工作水头等特点,是水厂改造或新建水厂可资选择的方案。通过改造闲置下来的滤池可以考虑改造成突发性水质事故处理的应急构筑物。
5.新膜法工艺参数:
通 量—30~60 l/㎡h;
跨膜压差—2.5m左右(冬季可能超过3m);
反洗强度—60~90 l/㎡h;
反洗周期—1~3小时;
运行费用大约在0.12元/m3(按30的通量算,包括5年膜保质期的维护及全面更新膜的费用,膜的实际寿命有可能超过此保质期)膜系统的投资大约在300元/m3/d(包括采用其他工艺所需的反洗水回收系统的投资费用)该工艺无需另设膜池,节省下来的滤池投资也算进去的话,该工艺的总投资会大大节约。通量如提高到60 l/㎡h左右,这样工艺系统的单位水量的投资还会大大降低,运行费用也会下降(通量提高,膜组件用得少,节约了投资费用,维护更新膜的费用也会大幅度减少)。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