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前770-前476年)乃是我国奴隶杜会的瓦解时期,同时也是殷周铜器的转变期。由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崛起、周天子名存实亡,杜会动荡不安。反映在青铜器上,则王室之器减少,诸侯之器增多。
战国(前475一前221年)是我国封建杜会初步确立期。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变化和新工艺的产生反映了封建制初步确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一个侧面。青铜礼乐器迅速衰落,日常用的服饰器,如:带钩、铜镜普遍发展起来。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无厌贪欲,器类加速制造,不免粗糙。器壁越来越薄,花纹繁缛纤细,目力已很难分辨。铭文字小而细。
可见,殷商青铜器神彩已逝,发展已近尾声。但这时科学的冶铸水平却达到了新高度:较成熟地采用失蜡法,达到了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另外还发明了叠铸法,焊梳、鎏金刻纹工艺,从而为铁器的大发展准备了技术条件。
更多..春秋时期青铜器
|
更多..战国时期青铜器
|
更多..秦朝时期青铜器
|
更多..西汉时期青铜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