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抗战改为14年
 
 
8年抗战改为14年

      近日,一份署名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所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在网络流传,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

      文件中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图片报道
更多..抗战日
  • 抗日战争的时间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八年,近日,网传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1 月10日上午,重案组37号从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了解到,这封函确由该司所发,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 ​
  • 八年抗战这一词组深深地刻在我们脑海中,如今却被推翻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11日对“大陆中小学的课本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一事作出回应,他表示,在“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从1931年东北沦陷开始,就活跃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所以他们的抗日义举当然要早于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所以,对他们所做的历史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
  •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说法引起人们的热议,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强调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年轻一代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 “八年抗战”改成“十四年抗战”有什么意义?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在全国大中小学教材修改这一历史概念到底有何深意? ​
  • 抗日战争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抗日战士的英勇牺牲精神感染着每一个现代人。2017年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教材中有“八年抗战”字样处将进行修改。
  • 九一八事变,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战。​近日网络上流出一张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的2017年1号函件称要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称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把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的“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根据情况修改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使得张学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他除了西安事变之外,还有件事在历史上影响深远,那就是在1936年的九一八事变中,他没有抵抗,日军入侵东北如入无人之境,最终让东北三省彻底沦陷,那么张学良为何不抵抗呢?这里面隐藏着什么原因?
  • 七七事变,看似来得有点突然,起因好像有些偶然。
  • 南京大屠杀79周年纪念日于12月13日如期到来,也是第3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000余名观众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寄托哀思,缅怀先烈。抗战馆展出70余幅日军侵华时的历史照片。它们的拍摄者是一名侵华日军,这些照片也成为南京大屠杀、慰安妇制度等的有力证明。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冬日夜晚,雨水拍打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祭奠广场。通红烛火随风摇曳,颂歌经文声声回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13日在此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