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消息,百度等投资方与中粮我买网签署合作协议,合计向后者投入2亿美元以上,创下国内食品电商领域投资最高记录。
作为中粮集团2009年投资创办的食品类B2C电子商务网站,相关消息称,我买网会将这2亿美元投入到生鲜食品电商最核心的刀刃上,即自建冷链物流和第三方配送。
各路大神早已开始布局
虽然生鲜电商之前不被看好,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投入到生鲜电商,万千亿规模的市场潜力和不到1%的电商渗透率,也让其一度被誉为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各大巨头纷纷布局,争相在这里抢占高地。
今年8月,京东宣布入股永辉超市。永辉超市是一家老店,1998年成立至今,生鲜这块一直是其最大特色,永辉在全国17个省中拥有360家大中型超市,各门店的生鲜经营面积达到40%以上,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额则占到了总销售额的50%以上。这家公司利用频繁配货的模式和上游供应链的独到之处,能把生鲜产品的损耗最低控制在3%左右,而许多超市常常会达到20%。
去年年底,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了生鲜电商易果网,投资金额在千万级别。易果生鲜2005年成立,经过多年的积累拥有众多优质生鲜供应商和线下仓储物流资源,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拥有上千家门店资源。现在易果生鲜月销售额应该在五六百万左右,高峰期则远远超过该数值。
此外,今年5月26日,亚马逊中国宣布上线“生鲜馆”,正式接入生鲜电商业务。
还有苏宁超市上线苏鲜生,进军生鲜品类;华润万家上线e万家,主营生鲜类目;步步高则高调打造云猴生鲜。一时间,生鲜电商这块诸侯争霸,各路势力的加入,到时候免不了一场厮杀。
物流
物流问题,一直被国际物流行业称之为该领域“珠穆朗玛峰”的地带。生鲜类食品,对物流要求极高,既要求要把生鲜食品及时送到客户手里,而且要保证食品的新鲜。行业内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加上国内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中国冷链物流成本更是让很多电商望而却步。
订单
购买生鲜类食品不同于其他购物,为了保证生鲜类食品新鲜,商家一般会用独特的气泡膜包裹,为了防止商品物流过程中碰撞还会夹带防隔层,类别不一样的商品还需另外独立配备不同的箱子,这就会花费比较高的包装成本,这也就意味着顾客需要保持100块左右的订单才能收支平衡。而且生鲜食品大多需要冷链配送,成本是普通常温配送的130%,再如何压缩,物流每单价格也要不低于10元。
各种模式挑战生鲜电商
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综合电商平台模式。综合电商平台早就培养了用户良好的购物习惯,很多用户到天猫、淘宝、苏宁易购等平台上购物的同时看到了生鲜电商类的产品也就相应地会去选择购买。天猫、淘宝,占据着整个中国超过80%的市场份额,巨大的入口优势也让其他电商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物流电商模式。顺丰拥有国内最庞大的快递大军,其快递服务在国内所有的快递公司当中也是最受用户认可。生鲜电商是一个对快递要求非常高的领域,这个就是顺丰的优势所在。
以我买网和光明菜管家传统食品公司食品供应商模式。中粮我买网和光明菜管家是传统食品公司进军生鲜电商的两位典型代表,我买网是中粮一手打造,而菜管家则是光明食品集团后来收购的。食品公司直接做生鲜电商,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